安徽省的省会(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哪里)

广告位

合肥应该算是中国各大省会城市里,知名度比较低的一个,甚至还不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呢。 难怪有一段时间,广州的《新周…

合肥应该算是中国各大省会城市里,知名度比较低的一个,甚至还不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呢。

难怪有一段时间,广州的《新周刊》报纸评价它为低调合肥。

现在人们提起这个城市,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他作为安徽的省会,而是合肥的大学城。

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确实也不是经济发展的最优解,那它凭什么还能成为省会?

关于这个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就曾经提出过。

他认为合肥这个地方不太利于经济发展,安徽省省会城市应该定在长江边上的芜湖才对,这个问题争论了很久。

直到1958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到安徽合肥视察的时候,用一句“合肥不错,为皖之中”一锤定音,确立了合肥在此后70多年不可撼动的政治地位。

为什么毛主席会选择合肥,而不是选择经济发展更好的芜湖呢?

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政治考量?

个中玄妙,且听我们一一道来。

江淮枢纽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合肥在历史上的出境率却并不高。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唯一的高光时刻就是三国时期东吴曹魏在此爆发多次著名战争。

此地成就了曹魏名将张辽800破10万的军事神话。

堂堂三分天下的霸主孙权,在这座城市的面前留下了一个耻辱性的外号,孙10万。

合肥也因为成为孙权一生不可跨越的城池,而闻名天下。

可奇怪的是,孙权哪怕是在合肥城下屡战屡败,他也屡败屡战。

而孙权如此执着的背后,其实就隐藏了合肥为什么会成为安徽省会的密码。

我们要了解一个地方,就一定要看它的地形图。

就比如说广州,为什么会成为广东的省会城市啊?

大家打开广东的地形图就不难发现,四面八方都是山脉啊,就只有珠三角那么一丢丢的平原。

不把省会城市建在这里,难道要把省会城市建在山里不成?

同样的,我们打开一张安徽的地形图,就会发现,安徽这个省在地缘上互不同属。

安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皖北、皖中、皖南三大板块。

而且这三个部分的分界线非常的明确,就是长江跟淮河。

淮河以北就是皖北地区,长江以南就是皖南地区,长江与淮河中间就是皖中地区。

大家要知道,在古代交通并不发达,山川江河天然会成为阻碍人民交流的障碍。

这种山川江河,天然的就会把不同地方的人们分割成不同地方的亚文化区。

比如,皖北地区比较偏向于中原文化,皖南地区则比较偏向于江南文化,而皖中地区夹在中间不尴不尬。

所以,若是从自然的文化、经济、地理上来划分,安徽这三个部分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不可能划分成同一个省份。

事实上,在1667年之前,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安徽省这个省份存在。

这个安徽省,其实就是人为划分的结果。

在明朝时期,安徽与江苏是合并在一起的,叫做南直隶省。

但是清朝统治者觉得这个地方太富裕了,容易尾大不掉。

所以清政府人为的在行政上把他们拆分成了两个省。

好了,既然省份有了,那就选省会城市吧。

长江流域的安庆、芜湖和滁州依靠江河水路运输的便利,天然就是经济发达区。

淮河沿岸的淮南和蚌埠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可是他们最后都没有入选省会城市,反而是不声不响的合肥夺走了首魁。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一定要搞清楚,当年孙权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攻打这座城市。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合肥是长江跟淮河的分水岭所在地。

假设你是长江上的一位船长,你要把自己的船开进淮河,你要怎么走?

在今天,我们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走海路,把船开出长江,驶进大海,然后从大海往北走,再从河的入海口进入。

但这条路在古代海运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是走不通的。

第二条路,把船开到长江入海口附近的京杭大运河,顺着京杭大运河就可以进入淮河。

但在隋朝之前,根本就没有京杭大运河。

那么在古代,想要从长江进入淮河,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在合肥附近,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叫做濡须水。

这条河流呈南北走向,先从合肥附近发源,流到了巢湖地区,再从巢湖地区流南流与长江交汇。

而在合肥附近,还有一条大名鼎鼎的河流,叫做淝水。

历史书上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就是发生在这里。

淝水的流向正好相反,它是从南往北走,最后流入淮河。

所以在古代,那位长江上的船长一定要把船开入濡须水。

顺着濡须水往北走,到达合肥这个陆地中转站,然后再进入淝水。

再接着从淝水进入淮河流域,这样才能打通两条河流之间的联系。

当年东吴政权最厉害的就是水师,而他们的水师战船想要顺着河道进入中原地区,合肥这个关键节点就不得不拿下。

否则的话,只要这个战略要地还留在曹魏的手中,孙权这辈子都别想进入淮河流域。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合肥的地理位置这么重要,那么为什么他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会这么低呢?

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古人并不蠢,他们知道守江必守淮的道理。

历史上凡是割据南方的政权,比如东晋、南宋,他们通常都会同时掌控长江、淮河两条重要河流。

这两条河流在自己手里,那么合肥自然就不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了。

只有当长江、淮河同时落到在两个敌对政权的手上时,合肥才会成为前线战场。

在历史上,割据南方的政权里头,也只有孙权的东吴政权没有控制淮河,所以合肥才会在三国时期名噪一时。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嘛,安徽省就是一个由长江、淮河两个流域拼接而成的。

要想把它们拼接在一起,那合肥的位置就太重要了。

在安徽省没有独立建省的时候。

他的前身南直隶行省其实也是一样,而当时连接它的是京杭大运河这条交通运输大动脉。

但是安徽跟江苏分家之后,京杭大运河就划归到了江苏省的名下。

所以,失去了京杭大运河这个粘合剂的安徽,就一定要把省会城市设置在合肥。

兵家形胜

你以为这就是合肥的全部优势吗?

不!

当年毛主席之所以一锤定音选择这里,除了看中它连接江淮的交通优势之外。

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合肥周围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于防御。

大家要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其实并不太平。

我国从诞生那一刻开始,美国就对我们虎视眈眈。

当时全世界都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

所以当时我们的很多政治经济布局都是立足于打。

一旦战争开打,我面对的是什么人?

那是海洋霸主美利坚的航母舰队。

当时新中国的海军建设非常薄弱,与海洋霸主美国比起来,那就是好比一个婴儿跟拳王泰森之间的差距一样。

我们在东海、南海、渤海都没有任何制海权可言,美国的舰队可以随时开到我们的沿海城市。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的舰队可以随时顺着长江及其支流进入我们的内陆地区。

这样的话,当年鸦片战争时的悲剧就会再一次重演。

鸦片战争开打的时候,其实清朝的军队在林则徐的领导下,在广东、福建一带打的还是有声有色的。

后来英国人见在广东、福建一带搞不定林则徐,就直接把军舰开到了上海吴淞口,然后从吴中口顺着长江插入内陆,直接把中国南北两地来了一个一刀两断。

结果听说英国的军队出现在长江上,道光皇帝就乖乖的跪地投降,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是为什么?

因为国家财富仰赖东南,东南一旦被切断,首都北京就会失去财政支持,整个国家机器都得瘫痪呀。

同样的道理,如果当时把安徽的省会城市设置在长江沿岸的芜湖。

一旦战争开打芜湖沦陷,安徽整个省份就会随之瓦解。

因为省会城市就是一个省份的中枢大脑啊,它一旦休克,那么其他的地方城市也会相继垮台。

相反,合肥就不一样了。

我们前面说过,合肥是长江与淮河之间的一个陆地中转站。

就算美国的军队从长江进入濡须水一路开过去,他也得上岸去攻打这座城市。

在陆地上作战,我们就还有跟美国人拼一拼的资本。

而且,合肥周边的防御体系也相当健全。

东、南、西、北四面都有山脉环绕,可以作为战略缓冲。

而合肥连接江淮的地理优势,又有利于他把全省的资源都集中在这里进行备战。

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合肥才是安徽省会城市的最佳选择。

合肥为何尴尬?

说到这里,想必聪明的朋友们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

备战时期,合肥是安徽最理想的省会城市,那么和平时期还是不是啊?

答案,还有一半是。

那一半的意义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合肥是安徽省三大板块的一个连接枢纽。

所以,从行政意义上来说,只要安徽这个省份依旧存在,那么合肥就始终是理想的省会选择。

它也许不是最好的,但确实是最不坏的。

但是在和平时代,我们讲求的不全是政治,经济发展才是重心。

而经济发展的天然就会跟江河、跟地理联系在一起。

那么其他城市肯定要选择,在地理上跟自己联系最为方便的伙伴一起玩,而不是跟合肥抱团取暖了。

比如说长江沿岸的安庆、芜湖、马鞍山,从地理上看他们肯定是属于长江经济带,而不是属于合肥经济圈啊。

淮河沿岸的淮南、蚌埠、阜阳,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安徽省现在经济发展最好的三个区域就是长江圈、淮河圈,还有一个孤零零的合肥。

前面不是说过吗?

合肥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点啊。

按理说这样的地方应该是经济枢纽才对啊,怎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呢?

合肥确实应该成为安徽省的经济枢纽。

但问题是长江,淮河同样也是交通要道啊,而且他们上下游所带动的经济产值远远超过一个安徽省,你说那些小弟跟着谁玩好呢?

也正因如此,造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芜湖、马鞍山、滁州明明在行政上属于徽州,可是在经济上他们是属于南京经济圈。

以至于南京居然被网友们调侃成为了“徽京”。

言外之意就是说他才是安徽真正的省会城市,你说这让合肥情何以堪呢?

这就是合肥的尴尬啊,不是它的地理位置不好,实在是它旁边的长江淮河比它更好,既生瑜何生亮啊。

众所周知,省会城市大多数都是依靠周边小弟发展壮大的。

可是现在安徽的小弟全都被别人给吸纳了。

这就锁死了合肥发展的上限天花板。

合肥想要通过发展自身经济,把小弟们都吸纳回来,就变得难于登天。

除非国际形势再次发生转变,国家经济再次以备战经济为主,那么政府就会通过行政手段把资源强行调集到合肥。

只有那个时候,合肥才会成为经济、行政双重意义上的省会城市。

这便是合肥的尴尬所在。

关于作者: 鸟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