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从哪一年开始实施(贵州九年义务教育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广告位

记者/颜星悦 编辑/杨宝璐 视频加载中… 当疫情与越来越近的毕业季相叠加,年轻人在教育、就业方面也…

记者/颜星悦

编辑/杨宝璐

视频加载中…

当疫情与越来越近的毕业季相叠加,年轻人在教育、就业方面也加速卷了起来。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67万人。

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讨论也越来越多。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并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新闻发布会中称,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要协调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院长姚洋认为,职业教育早就该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从九年制义务教育改为十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到高中毕业后再分流,这样既有利于教育公平的推进,也为孩子们争取了更多的机会。

4月20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出台,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高考的压力变成了中考的压力

深一度:您为什么提出10年制义务教育的设想?

姚洋:我提出来10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和我们国家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慢慢就会开始普及高中教育,也就是说我们期待所有的人要接受高中教育,否则将有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第二个就是公平,尽管我们城市地区的教育水平增长比较快,但看过我们北大的调查数据之后,我发现在农村地区,年轻人平均教育水平没有超过九年,这是什么概念?在农村地区,他连九年义务教育都还没完成,就出去找工作了。国家现在提出来共同富裕,在这么低的教育水平下,共同富裕恐怕是不现实的。

第三就是给家长减压,现在大学已经进入普及阶段了,但凡能上到高中,基本上可以上大学。这就造成压力下移,移到初中阶段,高考的压力变成了中考压力了,中考决定你一辈子是做比较低端的工作,还是能成为大学生。中考时孩子才十四五岁,心理压力太大了,还没成熟就要面临那么大的人生抉择,父母也不甘心,父母觉得我这孩子还能学,他到了高中说不定还能飞跃性发展,对不对?所以我才说要10年一贯制,大家都齐步走,没有中考了,大家都上高中。

深一度:您觉得我们的教育资源,能支持10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吗?

姚洋:我觉得资源方面没有问题,甚至10年一贯制义务教育,比现在的教育制度更省资源。办职业高中比一个普通高中投入要多得多。办职业高中要有机器设备,而且要请到好的职高老师,难度很大,人家在工厂里一个月工资一万元以上,到一个职高教书一个月就五六千元,工资减半谁愿意去教?

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 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

培养十年后中国需要的人才

深一度:目前有那么多需要高科技的工厂来吸收高素质的工人吗?

姚洋:完全是需要的。我们当然现在是两头都缺,所谓的基础工人也缺,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因为我们毕竟还有很多地方还在搞流水线。

但我们更缺的是技术层面的工人,我去看过很多比较好的工厂,他们的工人都有大学文凭,没有大学文凭,他根本不会干专业的活。我们不能再用以前那种工人的概念去定义(现在的)工人,我们的工人必须得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至少得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必须要有大学教育,或者至少要接受比较好的中等技术学校专门的训练。

深一度:教育部的一个规划,要把现在大约1/2的大学改成技术性大学,为什么要这样做?

姚洋:在大学扩招的过程中,将很多大专甚至是中专这些专业类的学校,变成了综合性大学,现在看来是有问题的,于是教育部就决定要把一半的大学变成技术类的大学,这当然也是受到了德国技术类大学的启发,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研究型大学,没有一个国家有那么多的研究型大学。美国所谓的研究型大学恐怕也就五六十所,我们国家真正的研究型大学也就是三五十所就差不多了。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至少得提前10年规划,一个学校要建设好,至少得三五年,等三五年建好之后,你会发现这世界就变了,你赶不上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想,10年之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目标是到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2035年其实离得很近,到现在只差13年的时间,你要想象2035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用这样的标准去制定教育制度。

深一度:在您看来好的职业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

姚洋 :我觉得不光是职高,好的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是关注培养孩子的真正的技能。我们现在职高有点不上不下,既没把职业技能教给孩子们,文化课也没学好。因为职高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还是以升学为导向的,最后还得要去高职去读,或者有些人上了大专本科,所以职高也没期待孩子们能真正学会工作的本领。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10年教育学完,然后再分流,你可以上本科,你可以上专科,你还可以上技校,你还可以选择就业,出路你自己来选——不要误解,有些人说这是诋毁我们职业教育,是要取消中国的职业教育,这完全是错误的,我只是说不要在中考的时候分,等大家上完高中了再分,那时候家长也认了,孩子心理也比较成熟了,他基本上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那时候再分。

我们经济学家也做过研究——哪一种教育回报率最高?发现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回报率是最高的,这显然跟每个人的发展有关,就16岁到22岁这段时间,是形成你的世界观,你学知识最快的时候。

年轻人就业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深一度:您之前说就业难是伪命题是什么意思?

姚洋:我想解释一下我说这句话的意思。以我的观察,大学生出了大学之后,都会提高自己的心理预期,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工作。可社会对你的需求不是这样,中国的大学,教的基本上还是一般化的知识,当然美国绝大多数大学也是这样的。大家学了这些一般化知识之后,就觉得我不该做基础性工作,应该做更高大上的工作。就会有一段磨合期,我总和各个高校还有教育部说,你们别统计就业率,这是一个没意义的概念。

学校拼就业率,学生为了就业指标找个工作,工作三个月不干了,这有什么意义?现在年轻人一年换一个工作是很正常的。换到三年之后,才会觉得找到合适的,五年之后你再问问毕业生,他们的工资水平至少都会相对满意。

我们招博士生,有个学生考了5年,最后分数线终于达到了,但我们面试之后觉得这个学生不行,将来学不出来。最后没录他。我们就明确告诉他说你不太适合做学问,当然对他打击很大,他拼了5年就想来我们国发院读博士,但他的确不适合。

年轻人得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你到金融部门去搞金融不行,那就去一个实业公司去做会计或者投资,可能就如鱼得水,也许就是佼佼者了。学金融的不一定非到金融部门去干,实业公司好像不高大上,但这份工作仍然具有挑战性,仍然很有意义。我觉得我们的年轻人都会经过这样的摸索,最后找到自己合适的地方。

深一度:您的学生都是最顶尖学府的学生了,您有了解过他们毕业三五年的焦虑和“痛点”吗?

姚洋:我的学生基本上都去高校工作了,他们面对的压力也很大,因为现在高校都是“非升即走”,如果你在一个学校里拼了5年到8年,最后学校不留你了,这对一个人的打击是巨大的,等于是对你整个人的能力的否定。所以“青教”压力非常大。

另外他们最大的焦虑还是未来子女的教育。他们谈子女教育的时候,连带就要谈房子,哪个地方是学区房、学区房价格又涨了这样的话题,他们很焦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

年轻人不要为了买房而买房

深一度:您的学生也在为买房焦虑,那您为什么之前发表言论,劝年轻人不要买房?

姚洋:我觉得这个房子的事,首先政府应该出台一些强制性政策,就是租售同权,租房子的小孩也有上学的权利,把这点解决。

第二方面就是开发新的小区,强制性要求开发商必须得建一批长租房,你就划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盖长租房,只要政府下决心去做,那么房地产开发商就会自然和长租房公司联合起来把这个事情做成,它还是赚钱的。当然社会福利也得一起做,最重要的就是租售同权,我住在长租房里,我的孩子也能在学区里(的学校)去读书。

深一度:哪来那么多学校和学位?

姚洋:当然这最终还是得靠价格来调节。

深一度: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他们所购买第一套房是“刚需房”,您怎么理解刚需这个词?

姚洋:这首先是一个心态问题,大家觉得有了房子才有了家,我可以把我的家布置起来。我们国家因为长租房市场还没有开发出来,还有很多年轻人去租房,面临被房主赶着跑的风险,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年轻人认为买房子是个很好的投资手段,我觉得这方面恐怕观念要改变。过去20年是这样的,买房子是一个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但未来20年我可以肯定地说,房子绝不是保值增值的好的手段。现在你去买基金去做投资,长期的回报率在5%~7%的水平,10年多一点,你的资产就翻番。而10年时间,我们一线城市的房价能不能翻番?这难度大了。

反正我看了一下年轻人买房子,基本上家里都要资助。但如果为了买房而买房,有很多人买在很远的地方,上班三个小时,我总觉得不值,人生都浪费在这里了,背了一身债,每天花6个小时在路上来回跑,值吗?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青深一度】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作者: 鸟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