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由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和重庆市共建。是全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脚下,嘉陵江畔。占地8000多亩,学校建筑面积187万平方米,绿地率40%。校园宏伟庄严,是远近闻名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起源于1906年成立的川东师范学校,几经传承演变,于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教育学院的教育系、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系、地理系、数学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大学合并成立西南师范大学,农学系、园艺系、农产品制造系与1946年成立的私立香会学院合并成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所大学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轻工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合并,组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西南大学学子以自己的坚忍不拔和自强不息的努力,锻造了‘西南独有,世界借鉴’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继往开来,继往开来’的校训。
一百多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在杏坛育人,劝农种桑,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圣贤曾在此任教,不辞辛劳。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拥有1个
学校现有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生、博士生近1.3万人,留学生近2000人。该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3085人,其中教授725人,副教授1286人,博士生导师535人,硕士生导师1699人。国家级人才10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科高级教授1人。还有4个国家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经过一百多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继往开来,奋进未来的校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西南大学校训:含弘光大 继往开来
校训是1928年时任川东师范学校校长的甘继云先生所写。川东师范源于最早的办学源头——川东师范。“含弘光达”,上书:01
很壮观,但是很咸。所谓“坤”人,明高僧说:“顺野,天阴,地柔,人仁,性寂,修养……顺野所作所为无不逆……”所谓“含大”就是一切,弘就是一切,光就是一切,大就是一切继往开来”,话说宋?朱《周易》:“所以承前启后,学古为今用,为天下作大贡献。“追随:继承;打开:打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往开来”就是“继往开来,继往开来”。
作为校训的“继往开来,大有可为”,除了寓意深刻、寓意深远之外,还来自于百年名校的历史沉淀,可谓有根有源的活水。不是那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编辑,可以轻易更改的文字。就学校而言,要“包容大度,恢弘大气,传承百年名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共创西南大学的辉煌未来”;就各级学校管理者而言,要“高瞻远瞩,胸怀宽广,秉承百年办学理念,发扬优良传统,肩负发展学校的重任,实现学校规划目标”;就教师而言,要“学做人,为人师表,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对学生来说,就是要“自强不息,学无止境,诚信创新”。(来源: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