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知识,其中也会对三亚学院校徽(三亚学院校徽设置的意义用英语介绍)进行解释,如果碰巧正解决了您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不多说各位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在海南省三亚市,南部战区海军唯一一所全日制小学——八一小学坐落于此。建校70多年来,这所小学以创办军旅文化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依托驻地部队资源,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力求将部队的优良传统、军人的优良品质,融入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塑的起始阶段,让学生们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在学习课程中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8年,学校《依托军旅文化谱写德育乐章》的德育经验被教育部作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五角星课程”培养孩子责任意识、国防意识
八一小学将军旅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在课程设置中创新设计“五角星课程”体系——包括“童之言”、“研之趣”、“德之馨”、“雅之乐”、“动之魅”等5门课程,每门课程都包含相应的学习目标、培养方式、必读书目、课程作业、综合评估等要素,力求让军旅文化入脑入心。
为配合“五角星课程”体系教学,学校还从场地、服饰、标牌等细节着手,营造军旅文化特色氛围。走进八一小学,校园内办公楼、教学楼等校园建筑是清一色的“国防绿”;从校门右侧的海军墙到教学楼一楼开放式活动场地,沿途展示着人民海军的发展史,以及全国著名战役、著名革命先烈事迹——整个校园仿佛是国防教育的大课堂。学校还从校训、校徽、校旗、班牌以及统一订制的文化衫、校服等点滴入手,贴上典型的军旅文化标签,培育学生爱国报国的情怀。
“绝大多数学生是驻地海军部队军人的子女。我们这样做,就是为启迪孩子灵性,发展孩子个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国防意识。”校长张艳告诉笔者,“五角星课程的设置理念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全面发展”,“比如童之言课程,就要求学生们完成读军旅书籍、诵军旅诗歌、唱军旅歌曲、观军旅影视、学军事知识等学习任务,让军旅文化浸润到学生心中”。
“军营研学课”让学生体验军人形、感受军人魂
在八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第一堂军营研学课,是到驻地某海军部队参观。为期半天的参观见学中,学校会组织学生们参观官兵的队列行进、器械表演、内务设置和执勤训练,并实地体验军事训练和执勤站岗。“低年级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走进军营感受军人严明的纪律、整洁的内务,能给孩子们最直接的视觉震撼,让他们从小培养遵守纪律、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品质。”学校德育处主任陈秋艳告诉笔者。
与低年级学生的研学课内容不同,三四年级学生的军营研学课是登上海军舰艇,近距离参观军舰武器装备,感受海军军事力量的强大;五六年级学生的军营研学课则是走进军史馆,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每次参观军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式各样的新式装备。我的理想是研究各类军事武器,将来成为一名军事家。”四年级一班班长赵奕涵告诉笔者。
“从直观体验军人的形到感受军人的魂,目的就是将军人优良品质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好比在孩子的人生起点上注入正能量,铺就向上的人生底色,让他们终身受益。”谈到军营研学课的设置初衷,张校长深有感触地告诉笔者。
“军史课堂”讲述军旅故事、激发爱国热情
八一小学坚持利用主题班会、特色队会、微课堂等形式,常态化开设“军史课堂”,让学生们分享军史故事,交流心得体会。“励志的红色故事,像一颗种子种在学生们的心里,激励他们爱祖国、勇担当、敢创新。”学校办公室主任王芳告诉笔者。“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们开始读《红岩》《雷锋》。其中的故事和情节让我印象深刻,也激励着我努力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不轻易向困难低头。”二年级学生王艺霖说。她的妈妈、退役军人陈美凤女士则向笔者表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提供正确的成长信息,对他们将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大帮助。
学校还定期设置海军发展史、守岛守礁生活、海战英雄事迹等授课主题,邀请家长到“军史课堂”给孩子们上课。“比如驻守过西、南沙的家长们讲述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守卫岛礁的故事,参加过护航任务的家长们讲述他们在索马里驱赶海盗的经历……”学校办公室主任王芳告诉笔者,“军史课堂”的内容对学生们的影响更真实、更震撼,更能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虽然我没有亲身到西沙群岛,但是从军人叔叔的课程讲解中,我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和守卫祖国南海的军人的伟大。”学生邢梓航说。
(黄灿、孟令琦) 监制:梁启英 李华敏 编审:张超跃 潘剑锋 主编:孙炳祥 值班编辑:卢思成 刘晋臣 投稿邮箱:nbqjh_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