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英国著名诗人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飞蛾扑火)

广告位

在英国著名诗人托马斯卡莱尔(1795 ~ 1881)写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段话:‘哦,看!一只游荡的飞蛾被烛光诱惑着飞了进来。她旋转着,跳着,最后,像浮士德一样,她想借着这神奇的光

在英国著名诗人托马斯卡莱尔(1795 ~ 1881)写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段话:‘哦,看!一只游荡的飞蛾被烛光诱惑着飞了进来。她旋转着,跳着,最后,像浮士德一样,她想借着这神奇的光芒闯入仙境。……

202239339FTVIX.jpg

中国唐代学者姚思廉在《梁书》中也讲过‘飞蛾扑火’这个典故。南朝梁时,有个大臣叫倒水。据说倒水身长八尺,相貌堂堂,雍容端庄,也很节俭,不贪名利。他的车和衣服并不迷人。他穿的帽子鞋子大概十年后才会换,官服都是打补丁的。他很谨慎,很善良,高祖很喜欢他。每次和他下棋,他都彻夜不眠。

他有一个孙子,名叫邱。他从小就很聪明,擅长写诗和作文,深得梁武帝的赏识。有一次,我和梁武帝一起参观了京口的顾北大厦。在看风景的时候,梁武帝让倒水写一首诗,倒水也同时写了一首诗。很快《倒水》这首诗就完成了。

梁武帝看完之后,跟倒水开玩笑说:‘你的文章是你孙子写的吗?你的孙子真聪明。并为灌溉写了一首诗,大概意思是一生辛苦灌溉。像飞蛾扑火,为了照亮别人,我燃烧了自己,毫无保留地贡献了一切。现在我老了,该给爷爷让位了,所以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了。

当飞蛾看到火的时候,它从很远的地方飞过来,扑到火上,把自己点着了。100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了这种用火诱杀飞蛾的方法。

夜晚,明月当空,飞蛾为什么不飞向月亮,而是飞向灯火,以至于自杀?早在几百年前,飞蛾就和其他昆虫一样,根据自然光源——眼睛和月光来引导自己飞行。众所周知,太阳和月亮离地球很远,光线几乎与地球平行。飞蛾总是让光线以固定的角度到达它们的眼睛。不幸的是,当光线出现,并且其亮度远远超过月光时,光线周围的虫子就会用这种最强的光源作为灯塔来指引它的飞行。这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因为每一缕光线都是从一个点发出的,所以它是在向周围的空间辐射。按照进化的习惯,飞蛾还是以每一缕光线相同的角度飞行。但是自从人类学会用火之后,这些人造光源靠得那么近,光线呈中心辐射状,可怜的飞蛾就倒霉了。飞蛾以为与光成固定角度飞行是直线运动,结果越飞越坑,就越飞进一个等长螺旋,飞进火里。这种现象也被人类称为昆虫的趋光性。

最后的结果是一圈落在光的中心。飞蛾的飞行曲线叫做斐波那契螺旋线。它描述了一个曲线模型,该模型与径向网格图中的每条辐射线保持固定的角度。

飞蛾也想挣扎着飞出正确的路线,不断调整角度,但出于本能,最后还是飞到了光亮处。我们人类也一样。比如多次原地旋转,可以尝试走直线。当平衡器官被扰乱的时候,你觉得是一条直线,别人却觉得更像是喝醉了。这就是飞蛾的情况。

而人们用灯光诱杀蛾,就是利用蛾的这种错觉来扰乱它的导航系统,从而达到杀灭农作物害虫的目的。

哈工大贺强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胶体马达‘飞向火海’,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花生状纳米马达在蓝光照射下能够动态自组织形成可移动的一维胶体带,同时表现出正趋光性。

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群体行为,如细菌群落生长、昆虫集体合作、鸟类排队迁徙、鱼群成群躲避等。这些生物以集体为单位,无论是觅食、休息还是迁徙,都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受自然界生物集群化的启发,如何实现合成纳米机器的集群化和分散化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纳米机器的集体协作可以完成超越个体能力的复杂任务。另一方面,向日葵对着太阳,飞蛾扑向灯光是常见的趋光现象。生物的这种趋光性是因为生物需要光源来定位自己的运动(比如飞蛾),或者让它们更高效地转换光能(比如向日葵)。

贺强研究团队借鉴自然界,构建了一种由光引发胶体马达自组装而成的胶体马达带。移动式胶体电机带由花生状赤铁矿胶体电机组成。在蓝光的激发下,赤铁矿胶体马达作为光催化剂,可以催化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分解,从而产生化学梯度,引发扩散-渗透流动,为马达提供沿其长轴自驱动运动的动力。当胶体电机浓度较高时,电机之间的扩散-渗透流相互扰动,各自的磁极相互吸引,使电机在碰撞时沿径向在一维上组装成胶体电机带。这些胶质马达带在梯度光场下向光斑中心移动,表现出正趋光性(类似‘飞蛾扑火’),在光斑中心形成‘向日葵’状的动态集合体。

关于作者: 鸟叔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