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什么官(南京兵部尚书是什么官)

广告位

清朝入关后,效仿明朝制度,正式设立总督、尚书两个官职。尚书掌管中枢部院,总督管辖几个省份或地区的军政大权。以权…

清朝入关后,效仿明朝制度,正式设立总督、尚书两个官职。尚书掌管中枢部院,总督管辖几个省份或地区的军政大权。以权势而言,它们都极为重要。

在起初设立时,总督跟尚书并没有太大区别,官员对于这两个官职,也算是一视同仁。如果仔细区分的话,尚书比总督更受欢迎。因为尚书是朝廷从一品官职,总督只是正二品官职。跟总督需要应对各地复杂环境不同,尚书作为京官,许多事情可以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按部就班,一般不会出什么差错,公务上也没有那么繁杂。

而总督因为偏重于军务,需要应对的事情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演变,总督相比尚书,开始逐渐成为更多清朝官员的首选。这种变化并非没有缘由。

从历史源头追述,明朝最初设立总督,本是为了让他们到地方处理某些特殊任务,临时设立的职位。后来任务短时间无法完成,总督就常驻地方,慢慢也有自己的衙门公署。但是,明朝总督仍不算正式官职。清朝入关后,才将总督正式纳入官职。因为继承时并不完善,总督的职权辖区问题都没有解决。所以清朝从顺治到乾隆年间,一直对总督进行调整。

总督设立的初衷,便是让它掌管地方军政大权。可是如果按照正二品官阶的身份,很多公务都无法完成。所以清朝不断给总督增加职权,抬高官阶。 从雍正年间开始,总督挂衔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成为惯例,这两个职位都是从一品。

由此,总督在级别上跟尚书便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到清朝中后期,总督比尚书更有权力。尚书虽跻身中枢六部,但实权一直受限。

顺治年间有议政王大臣会议,朝廷中枢权力都在那些八旗贵族手中。康熙继位后,虽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但又以翰林出身为主的南书房掌握权力。

到了雍正年间,朝廷设立军机处,朝廷六部正式沦为办事机构。对于尚书而言,它的职权只能取决于是否加入这种中枢部门,获得朝廷决议的机会。否则只能算执行机构。

而总督不同。在清朝历史中,总督权力不断上涨。尤其是清朝后期,总督权力渗透到军权、财政、外交以后,它们成为清朝地方最有实权的官职,甚至完全超过原本掌管八旗军的驻防将军和都统。

所以,同级别的情况下,担任总督比担任尚书更有实权。况且山高皇帝远。清朝的时候,朝廷把一干亲王皇族都集中在北京,在北京担任官职,一品官员也得随时收敛。可是在地方当官,即便七品小官,也能耍出官威。所以才有“县官不如现管”的说法。

总督不仅比尚书有权,更比尚书有钱。清朝入关后,为提倡满汉官员平等, 选择以官阶等级作为官员俸禄的标准,唯一区分在于文官跟武官的收入,各有一套体系,但总体仍是以官阶作为划分。可是,清朝官员的收入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不同时期历史的需要,做出相应改变。

清朝的官员俸禄体系,基本继承明朝,对官员给予的待遇并不算高。以朝廷所给予的俸禄,官员只能满足日常所需。

如果社会风气崇尚节俭,倒也不足为患,要是社会崇尚奢侈,必然会引起官场贪奢的风气。清朝就是如此。官员为了敛财,大肆贪污。

雍正继位时,清朝腐败严重 ,虽然以诸多手段惩治贪官,但毕竟不是长效的办法。所以,雍正皇帝决定以高薪养廉的方式,引导解决官员腐败问题。起初以有资格领养廉银的官员只有部分官员,到乾隆年间又改为地方官领养廉银,京官领恩俸。

养廉银的数额是正常俸禄的十倍乃至上百倍,恩俸只有双倍,两相比较, 高下立见。尚书这样的高级京官虽然每年也能拿到地方官巴结的孝敬,可跟总督相比,毕竟差了一截。

总督一般都能领上万两养廉银。尚书如果只领双俸,每年也不过360两白银,相差太多。所以,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清朝官员也更乐意担任总督这样有权又有钱的官职。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关于作者: 鸟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