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家拼音怎么写(如何安装电视家3.0)

广告位

文 | 赵奎忠 2020年4月,山东卫视播出了电视剧《新世纪》,由实力派演员孙红雷独挑大梁担任主演,以“谁是小…

文 | 赵奎忠

2020年4月,山东卫视播出了电视剧《新世纪》,由实力派演员孙红雷独挑大梁担任主演,以“谁是小红袄”的连环案为引,将一幕幕极具戏剧张力的故事展开在大家眼里,使人沉迷其中,流连忘返。

晚饭后,正饶有兴致地看着《新世纪》,突然电视机里出现大量“雪花”,我着急得咨询了朋友,朋友劝我买台新的,现在的电视机都是功能齐全且价格实惠的。我听了朋友的话后有些怅然。第二天请来了维修师傅,一番检查后原来是虚惊一场,是因为按回放键太快,造成网络反应慢,出现了断号盲区,电视机自己就会痊愈,都是心急惹的祸!

这个小情节,却勾起了我对电视的回忆。

初见电视是在40多年前。那是1979年的夏天,我中专毕业后在县林牧局工作,办公室和宿舍都设在县政府的大院里。政府办公室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全县是很少见的。夏日的晚上,这个院就是一个社会的小小缩影,热闹非凡。有人加班,有人拉呱、有人打扑克,而更多的人都为那台黑白电视所倾倒。我闲时也吹吹口琴、唱唱歌、看看电视。如今回想起来那时“上班挺紧张,下班很舒畅,喝水锅炉打,吃饭去伙房,自由自在身,无束单身郞”的生活也仍十分怀念!

每晚六点半,就有专门管理电视机的人在机关伙房的门外准时播放。很早就有人在院子里放上了凳子,只为占一个位置。看电视的人大体分为三拨:第一拨是儿童,为看《少儿节目》而来,一般看不了多久,就被大人连哄带劝,撇着嘴回家写作业去了;第二拨是中老年人,这些人才是看电视的主力,他们搬着椅子,提着水杯,拿着蒲扇,一般七点前到,从不耽误看新闻联播,我坚持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也是从那时候养成的;印象中有一个姓崔的局长,长的高高的、胖胖的,搬着大圈椅,每天都去的早,走的晚,看完新闻联播后就开始打呼噜,当有人喊他时都说没有睡着,其实不过是借着在电视机前的时光浅浅地睡一会儿;最后一拨是年轻人,因工作忙、家务事多,都是有目的看一些大型晚会,体育赛事,系列电视剧等。

记忆最深的是,1981年11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3届女排世界杯赛。决赛序幕是在中国队和老牌劲旅日本队登场之时拉开,晚上九点多,电视机前挤挤挨挨的都是人。球打的很胶着,人们都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唯恐漏掉一个画面。不时地有欢呼声或哀叹声响彻整个小院的上空!宋世雄的解说也非常到位,语速快、表达准确、扣人心弦。当中国女排以3比2艰难获胜后。人们沸腾了,欢呼雀跃,情不自禁的鼓掌庆祝,那时的场景我至今难忘。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一直鼓舞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1982年,结婚后搬到了新建的农业局大院,是通院平房,住一间半房子,有一间和邻居断开共用。这时机关的电视机就己经多了起来,一排房子至少有一台电视机。同学孙淑华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吃完饭他家就把电视搬出来,放上圆桌和凳子,边看电视边喝水拉家常。林业局有个王工程师,梁山人,家属孩子都不在夏津,因此看电视最多。每天晚上搬着帆布躺椅,端着茶水,也摇着大蒲扇,第一个先到,主人出来晚了他就说“淑华把电视机搬出来吧”。屋里人说“还没有好节目哩”,他又说“比看天强吧”。主人很快就把电视搬了出来。那时邻里之间的关系和睦友善,其乐融融。

最忘不了的就是看电视剧《霍元甲》时的经历,1983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收视率极高,盛况空前,霍元甲那种强烈的爱国精神感染了亿万观众。精彩绝伦的武打功夫,跌宕起伏的剧情,扣人心弦。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的经典旋律,豪情万丈,振奋人心。“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热歌,唱响大江南北,一直到今天依然在传唱。

还有一个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1984年,70多岁的奶奶曾帮我照顾过不满周岁的儿子,那时农村还没有电视机,奶奶见到电视机非常稀罕,老人家爱看唱戏的,我们邻居就照顾她多放戏曲,奶奶高兴的脸上一直堆着笑容。我和爱人知道奶奶爱看戏,就专门买票到夏津剧场看了一场戏,我用自行车载着奶奶去的,那一场演的是河北梆子《穆桂英挂帅》,奶奶很喜欢,散场时,因为剧场台阶陡,我们小心翼翼的扶着她下台阶,这时有一个人说,“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看戏,真好事”,奶奶听到非常很生气,给我们说,我如果摊上这样的儿孙就倒霉了,老了就不能看戏了吗。奶奶回到农村老家逢人便骄傲的说,在城里看电视、看戏的事,“多亏俺孙子在城里工作”,我听到老人家说的这些话有些心酸但也非常自豪。

1985年,我又搬家了,住畜牧局家属院,升级为两间平房。这时的电视机更多了。邻居是个军人家庭,经济比较宽裕。他家有电视,孩子比我的孩子大一岁,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玩耍,一起看电视。有一次两个孩子为争电视闹了起来,一个要看《聪明的一休》,一个要看《西游记》。因为我家孩子是客人,就依了他,邻居孩子哭了一个小时。本是小孩子的玩闹,我们却一时之气买了一台电视机,“友谊”牌14寸黑白电视机,上海无线电三十二厂生产,380元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确实是一笔大开销,但是我们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视机。我们一家看着电视机可娇贵了,妻子为此专门做了电视罩,设计了友谊牌三个大字和拼音,爱人和岳母一起绣在了电视罩上,还请木工做的电视橱,贴上了电视屏保膜,安装了室外木杆天线,有二层楼那样高,电视画面效果挺好,图象也清楚。当然要经常调整杆子,转动电视天线。

儿子是看日本电视剧《聪明的一休》长大的,每天搬着小木凳子,等着看一休。电视剧主题曲一响,他就两手放在头上,伸出食指旋转,学着一休的样子,边唱边转,十分投入。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我们爱你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聪明伶俐 …… 这时的他可谓是十分听话,专心致志,一直看到结束都基本不动。

那年代的电视广告比现在少,但是比较专一,一个广告反复播,因此印象很深。至今记忆犹新两个广告,一个是“华龙面,天天见”,一个是“燕舞”广告。

每天都能看到‘燕舞’的广告,一个英俊的青春男孩,怀抱吉他,激情表演,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使燕舞收录机红遍大江南北。这是江苏盐城无线电厂出的收录机广告。这个广告对我家影响较大,因为这个广告,我们从县五金门店买了一台燕舞牌收录机,算起来已有30多年了。现在还能正常播放。后来我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先买了一个吉他学练,就是从小受 “燕舞小子”苗海忠的影响。

2005年我们一家住上了楼房,三室一厅89平方米。电视机也鸟枪换炮,换成了个海信40寸的大电视。我仍然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和省市县的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掌握地方的工作动态。这对我的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再后来随着电视机快速的更新换代又换了两次电视机。

40多年来,我家的电视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直角、纯平、数字高清等。无不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也充分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老百姓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电视机会淡出人们的生活圈,成为历史文物或古董。但电视给我带来的美好记忆会永远印记在脑海里!

赵奎忠,夏津县退休干部,平时喜欢读书、写作、旅游,现居泉城。

壹点号 林源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关于作者: 鸟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