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涮羊肉老字号排名(北京涮羊肉排名前十强)

广告位

#头条创作挑战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吃,会吃,压根儿就不是一码事儿,吃,只不过是填饱您的肚子,但是会吃,…

#头条创作挑战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吃,会吃,压根儿就不是一码事儿,吃,只不过是填饱您的肚子,但是会吃,其中包含的内容就多了去了,从火候儿,手艺的品鉴到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只有北京人才能够品出其中的奥妙,今儿个就跟大伙儿聊聊,北京人对吃到底有多讲究。

一:宣武区牛街,涮肉扛把子聚宝源

涮羊肉可以说是咱老北京的招牌菜, 除了老字号东来顺儿,牛街的聚宝源如果排第二的话,没人敢排第一,每次一进屋就能闻到里边儿飘来阵阵的羊肉香,哪怕只是路过聚宝源,都能闻着店里的香味儿,每个桌儿上都摆着咱老北京最传统的铜锅。

北京人一个个吃得热火朝天,要说到这儿涮肉,现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比比皆是,但只有聚宝源的口碑从未翻车过,用一句话来概括,因为这儿的羊肉像样儿,咱都知道,最传统的老北京涮肉,锅里用的就是开水,再加上适当的葱,姜,大料等提味儿。

所以看着涮肉地不地道,全在这羊肉上呢,牛街聚宝源的羊肉全部来自于生态大草原,那里的草质,气候等等都是最适合的,而且选取的都是一岁左右的羔羊肉,这时候的羊肉最鲜嫩,肥瘦也比较适中,羊肉要放干净血,才能切片儿下锅。

一只羊身上,大概也就能出40%的肉,最像样儿的当属羊上脑,用北京话说就是后脖颈子,这个部位的肉,如果在其他饭馆里,吃到的大部分都是经过冷藏之后,再用机器切出来的羊肉,表面上看,每一片儿都特薄,但入口的感觉特别松散。

而聚宝源的手切鲜羊上脑,是在大草原直接运过来的鲜肉,然后再用聚宝源传统的刀法切成,一片儿大概也就一钱,也就是五克左右,跟机器切出来的羊肉相比较的话,会厚一点儿,但是吃进嘴里,越咂摸越有味儿,肉质感觉好,也更有嚼劲儿。

在牛街聚宝源还有一窍门儿,要看着羊肉是不是新鲜,第一得看颜色,新鲜的羊肉,北京人讲究必须得是鲜亮红润的,而且还得有弹性,就拿咱牛街聚宝源的羊肉来说,由于在屠宰的时候,就已经把血放干净了,所以甭管您在锅里涮多久,羊肉都不会变老。

而第二点来说,有点马后炮,您得看锅里的汤,像样儿的羊肉不会浑汤,吃完一顿,清汤都还能基本保持原样,这才是真正的放心肉,来聚宝源吃涮肉,自然少不了爽口的糖蒜,但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这糖蒜背后同样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讲究。

不是所有的蒜都能成为糖蒜,会吃的老北京人讲究白皮儿大六掰儿的越冬蒜,规格上要求一虎一以上,说白了就是食指跟拇指合拢,这叫一虎,两个手指等于一虎二,三个手指一虎三,聚宝源的糖蒜呈乳黄色有光泽,晶莹剔透,质地脆嫩,开胃解腻,跟老北京吃食,豆汁儿与焦圈一样,跟涮羊肉属于绝配。

糖蒜的制作,还要经过八道工序,耗时百余天,六必居讲究夏至前三天起蒜,非常讲究时令,在北京爷们儿,何冰领衔主演的京味儿年代剧《芝麻胡同》中,有一老师傅手里掌握着不外传的绝活儿,号称滚坛,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导演虚构的,其实不然。

根据季节不同,每天要要滚两到四次,前三圈,后两圈儿,经过滚坛儿,把坛儿上面的蒜头滚到坛儿底下,再把坛儿底下的蒜头滚到上边儿,由此一来,可以让糖均匀地浸泡到蒜里,好这口儿的北京人,就算不吃涮羊肉也会上六必居买回家吃,就面吃照样地道。

二:美味中的讲究,炒肝儿

现如今,不少人靠炒作出名,但咱北京的著名小吃,炒肝儿,却是个反炒作的典型,虽然姓炒,却长了一副汤菜的模样,而且照样红遍北京城,如今想要吃上一碗地道正宗的炒肝儿,十有八九的老北京人,都会给您推荐两个地方,一个是天兴居,一个是赵记炒肝。

毫不夸张地说,除了姚记炒肝儿,北京人经常光顾的几家店,都错不了,有些外地朋友都会很纳闷儿,炒肝儿炒肝儿,怎么端出来是糊状的,不应该是一道炒菜吗?老北京炒肝儿的历史很悠久,由宋代的民间美食熬肝儿和炒肺发展而来。

后来才形成了今天这种以肥肠儿和猪肝儿为主的北京炒肝儿,这就是天兴居,已经经过处理之后的肥肠儿和肝儿,分别清洗三遍以上,过水后再切片,或者切段儿,这就完成了第一步,而后就要将称好重量的肠儿放入沸水当中,搅拌几下,其中最重要的调料就是蒜泥儿。

依次放入蒜泥儿和肝儿,并且马上用水淀粉勾芡,这是非常考验大厨的一步,不仅速度要快,同时还要不停地搅拌,这样才能让主料和配料的味道,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做一大锅炒肝儿,必须得有多年的经验才能完成,不仅得对过程十分熟悉,还得眼疾手快,掌握火候。

这可不是一般人随便学学就能驾驭的,熟悉炒肝儿的老北京人都知道,天兴居的炒肝儿,之所以受欢迎,那是因为它有一个绝活儿,讲究吃蒜不见蒜,说白了就是您能吃出蒜的味道,但在碗里看不着蒜,勾芡之前,把蒜下入汤汁儿,让它在汤汁儿里充分溶解,所以出锅的时候就形成了所谓的吃蒜不见蒜。

三:玉华台饭庄,大煮干丝

江南菜的雅致,不光体现在精致的刀工,讲究的卖相儿,更体现在对于普通食材十分讲究的调味儿上,一道大煮干丝,所用食材极其普通,就是菜市场里卖的豆腐干儿,然而这样一道以豆腐干儿为主食材的菜肴,却是一道传统的江南大菜。

核心在于汤上边儿,在北京它还有一个别称,不少北京人都将其称之为‘鸡火煮干丝’顾名思义,鸡火,就是鸡肉跟火腿,但是仅仅用鸡肉和火腿煮豆腐丝儿,还不能成为北京人眼中有讲究的大菜,把豆腐干儿切成丝儿,考验的是刀工,在传统八大菜系中,江南菜的刀工首屈一指。

同样是一道以豆腐为食材的菜肴,江南菜中的文思豆腐最能体现刀工的精湛,嫩豆腐切成丝儿,既考验刀工又突显出了刀工的精湛,而除了豆腐干儿,大煮干丝还得配火腿,虾仁儿,鸡肉,海参等辅料,从这些个辅料来看,已经让平平无奇的豆腐干儿身价倍增了。

如此看来,豪华配料让普通的食材化腐朽为神奇,是大厨善用的一个手段,话说到这儿,大煮干丝的奢华之处,还没有彻底显现,众所周知,煮出来的美味,大都归功于汤汁儿,而大煮干丝的含金量很高,讲究用棒骨,火腿,鸡架子,等等,最少煮一天的时间,才能达到给北京人端上餐桌儿的标准。

老北京人常说一句话,要讲究就别将就,要将就就别讲究,一年四季下来,每个季节该吃什么,都大有讲究,打小儿在胡同里长大,有句话见天儿都能听着‘吃了吗您’这是北京人最亲切的一种打招呼方式,问的不止是您吃没吃,同时还透着一股亲切。

咱北京人对吃的讲究,表面上看有些教条或者死板,但绝非形式大于内容,咱吃的是规矩,更是一种讲究,这就是咱北京人对生活的态度!

关于作者: 鸟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