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教务在线系统登录(河南洛阳理工学院探索推出“双导师制”培养方式)

广告位

本报特约记者张政军报道:4月3日,河南洛阳理工学院镜月广场,大学生征兵签字仪式正在进行。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的学生隋挤进横幅,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告诉记者,其实早在

本报特约记者张政军报道:4月3日,河南洛阳理工学院镜月广场,大学生征兵签字仪式正在进行。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的学生隋挤进横幅,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全国招聘网开通的时候,他就和同学一起报名了。“现在学校对入伍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报效国家,完成学业两不误。为什么不呢?”截至当天,该校招生人数已达204人。

202297117CMGTM.jpg

“双导师制”是高校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模式,即学校为学生配备校内外两位导师,分别从专业学习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培养学生,帮助学生与课堂社会接轨,快速成才。洛阳理工学院探索将这一模式应用于入伍大学生的培养,源于一次新兵回访。

近年来,大学生参军人数屡创新高。在为军队战斗力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有“成长的烦恼”。入伍的3354名大学生中,近一半是在校生,服役期间学业连续性受到影响。当他们两年服役期满后,不可避免地面临“留在部队,回到学校完成学业”的困境。2017年,洛阳理工学院领导在部队回访新兵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探索推出了“双导师制”培养方式。即在部队服役期间,部队和学校各安排一名导师,通过互联网和海量开放网络课程,指导学员完成学校认可的相关课程,经考核达到考核标准的,获得相应学分,并免除相应学分的费用;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符合毕业条件的,学校按期准予正常毕业。

该模式于2018年首次实施,有13名应征学生申请。学院教务处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专门制定了培养计划,帮助其中12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按期毕业。

在东部战区某部任职的张小七是“双导师制”的第一个受益者。学校导师姚永玉和修理连长、工程师王绍华根据他所学专业的要求和兵役岗位容易获得客车维修任务的特点,共同为他确定了“商用客车鼓式制动器”课题。从开题报告的撰写,到功能结构的设计,再到最后的图纸核对和答辩辅导,姚永玉都给予了悉心指导。王绍华则指导他围绕维修任务研究车辆的结构、原理和性能,积累了大量汽车工程方面的论文资料。在两位导师的帮助下,张小七如期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目前已顺利通过长安大学车辆工程研究生考试,进入复试。他告诉记者,很多以前持观望态度的家长和同学都找他征求意见,然后安心应聘。2018年学校招生人数比2017年增长70%,招录人数达到105人。

另一位受益者张世玉告诉记者:“在学校和部队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在服役期间顺利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我决心用我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部队服务,为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作者: 鸟叔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